故宫二十四节气
哇!故宫的二十四节气~~
故宫二十四节气IP是以故宫为背景,结合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文化,通过绘本、文创产品等形式展现故宫四季变换和节气特色的一系列创意作品。该IP通过精美的手绘故宫原景大图和生动的节气故事,将故宫的建筑、珍宝、传统文化与习俗等融入其中,带领观众领略故宫不同节气的独特魅力,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故宫最近真的是刷足了存在感!无论是“紫禁城里过大年展”、还是不久前的紫禁城的初雪照,故宫一直活跃在广大网友的朋友圈里。
1月启动的“紫禁城里过大年”是故宫首次推出的新年活动,首次复原消失了近200年的宫灯、天灯和万寿灯,一下子展出充满年味的885件珍贵文物,让已经快600岁的紫禁城成为春节中最大的“网红”。
近日院长单霁翔还晒出账单,2017年故宫文创年营业额达到15亿元,这是个什么概念呢?目前国内A股上市的公司有3571家,故宫15亿的文创年度总营业额,超过了至少1500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营收水平。
注意,这还是单单文创一项营收,故宫还有一项重要的营收——门票收入。40块的门票,一年能有8亿元的进账。2018年故宫的参观人数达到新高至1700万人次。
根据故宫公布的数据,30岁以下游客占40%,30到40岁的游客占24%,40到50岁的观众占17.5%。80后、90后已经成为参观故宫博物院的主力人群。这也得益于故宫近年来不断的年轻化转型。
这不, 刚刚过去的元宵节,故宫又出来“搞事情”——喊你进宫看灯光秀啦!
从景山万寿亭俯瞰故宫的景色
假如连这个最佳位置也没抢到
没关系,我们这里还有故宫一整年等着你
故宫的春之萌发
故宫的夏之繁荣
故宫的秋之绚烂
故宫的冬之清朗
2020年,故宫即将迎来600岁的生日。
故宫近些年的“超级IP化”,证明了传统文化还有着巨大的吸引力。故宫之所以再次翻红——“故宫跑”、“故宫拍雪”、“故宫咖啡”、“故宫口红”、“上新了故宫”等屡屡成为全民热点,令大家趋之若鹜,正因为它成为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象征性符号。
如何更好的理解故宫所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、特别是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美好的种子呢?很多人说带孩子去故宫看看啊。
但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,因为缺乏专业知识,常常在陪孩子或者自己游故宫时,碰到这些麻烦:
■ 明明知道故宫很好、很美,但是说不清故宫到底好在哪里,美在哪里?
■ 走马观花式游故宫,打卡拍照,并没有发现故宫背后的精髓和博大。
■ 常常面对孩子的花式提问不知所措,恨不得有个速成课可以学一学。
■ 距离北京千里迢迢,想经常泡在故宫里,也并不是很现实。
要么拿着讲解器、要么拿着一沓故宫攻略,一圈逛下来,还是有点摸不着头脑。
为此,我们联合故宫博物院推出了一套绘本——《哇!故宫的二十四节气》,在这套书里,我们呈现了一座可以带回家的故宫博物院,按照一年二十四节气时间线索串联故宫最美的建筑、景致,最珍贵的国宝神器,将故宫的精华和精神提炼出来,还有凝聚全体中国人情感和记忆的传统习俗和诗歌。
▼
《哇!故宫的二十四节气》
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 编
中信出版集团 | 2019年1月
TA是刷爆朋友圈的“断货王”
故宫单院长亲自打call
央视新闻、北京卫视等联合推荐
人民网、新华网、新京报等争相报道
一经上市“霸占”各大榜单
全套书共分为“春”、“夏”、“秋”、“冬” 四辑
以非物质文化遗产“二十四节气”为时间线
每辑6册,一册介绍一个节气,总共24节气
春
夏
秋
冬
24册书,将830幅手绘故宫原景大图、52座故宫建筑、48个传统习俗、115件故宫珍宝、64种动物、76种花木、24次成长体验融入充满童趣的故事里,将故宫近600年的历史与文化知识向孩子们娓娓道来。
52座故宫建筑
48个传统习俗
64种动物
76种花木
1. 图书内容与真实环境、藏品相一致
这套书里中所有的文物、场景皆有出处,用卡通人物、绘本故事和历史相结合的形式,在绘本故事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。
在畅音阁听戏
选自《故宫的二十四节气·春 立春》
春天来了,和小阿哥、小格格、神兽们一起去畅音阁听戏。
书中和实景畅音阁相似度极高,小朋友看完能马上喊出它的名字。
|
宫里吃火锅
选自《哇!故宫的二十四节气·冬 大寒》
选自《哇!故宫的二十四节气·冬 小雪》
|
建福宫逛花园
节选自《哇!故宫的二十四节气·冬 大寒》
在建福宫花园中,小神兽们手里拿的“荷包”,(古代人们所随身佩带的一种装零星物品的小包)就是我们现在的“钱包”。
就连旁边的腊梅,也画的栩栩如生。
书中的每一处场景都有实物、实景做支撑,看完这套书再带孩子去故宫,ta和故宫之间会更有熟悉感。他们会惊叹到:哇!这就是书中介绍的乾清宫、这就是慈宁宫,这是小神兽们玩耍的地方……
把历史和传统文化真切的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之中。看似虚拟化的场景和人物,对小朋友而言,反而更有亲切感和真实感。
2. 处处彰显建筑、藏品的专业细节
尽管是写给孩子的故宫系列,内容也要有依有据。这套书中关于节气、物候的内容,参考了《逸周书·时训解》。
|
在这套书中,有10只神兽,它们每天和格格、阿哥一起在宫里生活、玩耍,就连这些神兽也并不是凭空捏造的,它们的原型来自太和殿的屋脊兽。(太和殿的屋脊兽最全)
“故宫的符号”之太和殿脊兽
屋脊兽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放置在房屋、宫殿等房脊上的雕塑作品。《大清会典》关于小兽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是:龙、凤、狮子、天马、海马、狻猊、狎鱼、獬豸、斗牛、行什。
在书中所对应的神兽的名字分别为:龙爷爷、凤娇娇、狮威威、天马飞飞……
在设计这些神兽的形象时,绘者更是突出不同脊兽的样貌特征。
比如:猴小什,它的形象来源是故宫屋脊小兽——行什(háng shí)。传说中长有猴面、生有双翅。所以书中那个长着猴脸、有一双翅膀的小兽就是它了~
如果你忘了节气顺序,也完全不用担心,细心的作者在每本书的背后,骑凤仙人的坐骑嘴里叼的号码牌就是正确的节气顺序啦!
3. 以儿童的语言讲述关于文化的故事
整套绘本紧密贴儿童日常生活,从衣食住行到琴棋书画,用趣味性的语言、儿童的视角编织了二十四个成长情境。
一次次的成长经历,让孩子学会分享。诗词典故自然融入故事,让孩子不知不觉中了解传统文化的智慧。
书中为小朋友设计的10只神兽各有特点,他们被赋予了不同的性格。比如:凤娇娇——高贵冷艳的大姐姐;海马游游——天真外向的机灵鬼,话多;猴小才——多才多艺,脸皮厚。
就连小主人公格格和小阿哥,也各有特点。格格知书达理,求知欲强,争强好胜。小阿哥生性好动,古灵精怪,想法天马行空。
这些人物就像小朋友身边的朋友一样,他们并不完美,却真实的可爱!小朋友在看故事的时候,脑海中这些主人公的形象就会变得活灵活现。
在书中小朋友们还将经历不同的情感体验:友谊、离别、竞技、诚实、协作……让孩子在故事中学会分享和关爱,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等。
和格格、阿哥、神兽们一起包粽子、漂水灯、玩蹴鞠……一起经历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,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面。
4. 图文结合,让孩子轻松阅读
每本书中都有一个关于节气、物候、习俗、诗词、宝物的介绍。
选自《哇!故宫的二十四节气·春 惊蛰》
每种介绍都像讲一个简短的小故事一样,没有冗长的长篇大论,完全符合孩子的阅读习惯,用简短的语句像他们清楚的介绍每一种节气、物候、习俗、诗词……
每个节气一首古诗词,引导孩子感受诗词之美
观察后还可以给右边大页的宫殿涂上颜色~
每本书的最后都附有孩子最喜欢的AR,用手机下载“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”APP,扫描书后建筑或者地图,就能重现故宫宏伟建筑,让孩子近距离观察故宫建筑。
“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”APP
将可爱的卡通形象、孩子喜欢的绘本故事,融入文物介绍、故宫建筑、传统习俗、诗词、花木等知识。
一套书,领略故宫的四季之美;
一套书,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深。